首页 > 心得体会

管理百年读后感(共2篇)

时间:2025-01-03 07:11:45
管理百年读后感(共2篇)(全文共3111字)

管理百年读后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管理百年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管理的历史很显然不是只有这一百年,只是在这过去的100管理得到了更深的认识、实践和学习并形成了一定的体系。但正如作者克雷纳所告诉我们的,管理没有终结答案可寻,惟有恒久的问题存在,管理需要在不断的学习中发展;因此他就要带我们对20世纪管理思想与实践进行批判性的回顾。虽然这是个极其严肃的课题,但这本书却是用轻松甚至略带诙谐的笔调,将这百年的管理历史清楚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并且明确的指出了诸多管理名人和理论的可取和不足之处。

对于所过去的管理百年,克雷纳将他们概括为“有趣, 创新和进步的100年”。因为在这百年里涌现了无数的管理名人和各样理论,有对过去的`创新、补充以及批判,但无论怎样他们的出现,都使人们对管理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全面,使管理的实践更加有效。从泰罗以秒表计时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到摩登时代福特的T型车装配线生产,到斯隆对组织的思考和管理,到诸多研究者对人对劳动者的探索,到在二战中吸取教训寻求企业发展,到着名的麦卡锡营销4P组合理论和麦格雷戈的X-Y激励模型理论,到对源于军事的战略的研究和运用,到在面临组织危机时对管理理论和模式的不断创新,到曾帮助日本经济复苏的戴明质量管理理论在西方的风行,直至各种管理模式的实践和兴起。

不难看出,这些理论的产生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这些理论也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时代的难处,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理论存在的不足也被一一的展露出来,就如科学管理中对人性的忽视和流水线生产对人机械化的控制等。但我想也正是因这些隐藏的不合理让人们对管理有新的认识和补充,并催生了新的理论,就像霍桑实验对人关注的开始和组织的发现与发展。这也同样可以作为我们现在学习管理,了解管理历史的重要原因。而且作者也在最末了一章中也讲到,仅仅只有那些高层学习研究管理是不够的,仅仅只有一时的管理知识而不会吐故纳新是不够的,仅仅只会学习只能坐在办公室而没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也是不够的。因此我们在学习的同时更当学会思考,有自己的想法和认识并实践应该是更能让我们在现在这个社会中立足的方式。

在这本书中还有一个让我深有感触的是,在里面找到的仅有的与中国相关的便是很久以前的《孙子兵法》。虽然我们的工业发展比西方晚了很多,我们的管理学也还是个年轻的学科,但我想这不会成为我们在这方面发展的阻碍。书中讲到的日本企业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们虽没有本土的理论,但却用锐利的眼光发现了甚至未被西方认可的戴明理论的价值并能加以实践。所以说,我们也同样需要学会大胆的运用对我们来说合理有价值的理论,自己缺乏理论并不意味着其他人没有适合我们的理论。

世界在不断地更新,管理也在不断地更新,我们人更需要被不断地更新。

第2篇:

《管理百年》读后感

大一开学前,姨妈送了我一本关于管理学的书——《管理百年》,恰好就是这学期老师书籍的其中之一,她希望我能在经济管理学院好好学习专业知识,了解管理的历史,理解管理的意义。但我当时一看书名就觉得这是一本枯燥无味,单调陈述管理发展的“历史书”,索性将书放到了书架最底层,但这学期因为管理学这门课,引起了我对管理学的兴趣,我又将书找了出来,花了三周左右读完这本由著名作家斯图尔特·克雷纳所写的管理学巨著,收获颇丰,受益匪浅。

作者克雷纳通过每十年为一个阶段的形式,用一种批判性思维而非单纯的总结概括,来展现管理思想和形式的发展历史和问题,逐步分析了过去百年来管理理论的发展变迁史,像是一个百年管理学的索引,脉络清晰简单的思想史,按照时间顺序,将比较主流的思想和观点罗列出来,同时期的书籍标注出来,每种管理思想出现的背景给出了简单说明。时间就是最好的逻辑结构,让我这等小白对管理的历史变迁有了初步的认识,我认为这本书不仅仅可以当作是系统学习管理学的首选读本,更是具有对管理学演变逻辑,或者说是发展轨迹的重要研究价值。

1900年-2000年,是人类经历有史以来最为惨烈的战争灾难的100年,也是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并引领世界走向的100年。在这100年中,科学和数字史无前例的在组织管理中承担了重要角色,同样也是在这过去的百年里,管理才被人们所真正的认识及定义。这本书的框架极为清晰,按照时间我认为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去解读。第一部分:1900年-1930年:前三章,主要讲述了科学管理,组织结构。这段时间内,所有的管理学方面的研究,和企业做的努力,都是在如何提升生产效率方面,比如掐表计时,装配线技术等等。第二部分:1931年-1980年:四到八章,在这个时间段内,社会才真正的意识到管理的正确研究方向,那就是对人的研究,在第一部分里面,人人都在谈管理,谈工作,谈生产,但是他们都没有意识到是人在进行工作,是人在进行生产,而生产工作的本质目的,也是为了让人民生活的更好。这一部分,管理思想收获颇为丰硕,战略,营销,企业文化……但是却没有人意识到,企业将会面临的巨大危机。第三部分:1981年-2000年:企业遇到了问题,开始寻找解决的办法,很少有企业能够想到在问题出现之前就去规避问题。质量,是对管理思想的再一次提升,而管理走到了这里之后,似乎人们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去继续提升了。所以管理学的大师们又开始对管理从头开始解释,公司再造、竞争战略、领导力……一切追根溯源的解释,都是对管理思路脉络的一次理清,让我们更清晰的看到管理,这一个难以研究的学科的本质。并且随着时间的前进,管理这个大千世界慢慢呈现出形态知识化、组织虚拟化、结构扁平化、手段和设施网络化、文化全球化等显著特点,管理思想发展与演变的历史进程也正处于一个流派林立、群星璀璨、成果丰硕的繁荣时期。

这本书还记录了 63位管理大师在20世纪舞台上的精彩演绎,梳理了20世纪这个管理黄金时代中管理理论及实践的清晰脉络,还揭示出管理未来的重要线索。这期间各种管理思想和体系不断交替出现并且推陈出新。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他们之间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不能否认它们对这个时代来说的意义。每一个管理理念体系的出现,必定是符合时代潮流发展,以及是对前人管理理念的继承与发展。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前人的智慧与努力。

在这么多管理体系与管理名人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便是泰罗以及他被称为“秒表科学”的管理思想。泰罗作为那个时代最具管理思想概念的管理学家,他对于管理便像是耶稣对于这个世界的创造般。他的诸多管理理念即使是现在也是被广泛的使用,即使他在那个时代失败了,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创造了一个让历史进步的学科。作为一个管理学家, 他是成功的,因为他成功的让人们意识到了管理的重要与伟大。而作为一个管理的实施者,他却是失败的,他的失败在于他对于管理方法过于理论化的狭险定义。正像他自己说的那样:除非工人们从思想上对自己和对雇主的责任问题发生了完全的革命,除非雇主们对自己本省和对工人们的责任发生了完全的思想革命。否则,科学管理不能存在,科学管理也不可能存在。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工人和雇主必定要完全与其身份相吻合才能真正的有科学管理的产生,那么这么做的最直接表现便是,工人必定只能是工人,而雇主狭隘之处。而事实上,也一定要是雇主,这只能是机器与控制中心的关系,由现在管理体系看来,管理不能是刻板的,而是存在着许而这也正是泰罗管理思想的多人性化的设置,这是为了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实施的基础。

当然此书难免也有缺点,比如限于文本,观点论述得不够深入,对交叉学科的影响介绍不多。但就总体而言,瑕不掩瑜,它简单扼要地概述了管理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总结了各种管理思想的优缺点与案例,理清事物发生、变化的因果与逻辑,使读者在阅读过程当中能够对学科知识有着一般性的全面了解。

如果我们单单的从理论的角度去评价理论,无疑很难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套用书中的一个观点来解释这段话:人人往往习惯于用可以量化的数字、数据来评价事情的好坏,而对于不可量化的东西则不愿意去评估。对于理论也是这样,因为它不可量化,所以我们很多人在细细研究的时候,就忽略了理论,这是不好的习惯。读《管理百年》,理解的不仅仅是一种对历史以及管理知识的浏览,更是一种对自己人生的启迪,人类一直在进步,管理发展从未停下脚步。

管理是一门大学问,深知自身不足,不断学习,无对错,无止境!

《管理百年读后感(共2篇)(全文共3111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