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双城记》读书笔记摘抄(精选多篇)

时间:2024-09-20 21:51:03
《双城记》读书笔记摘抄(精选多篇)(全文共7628字)

众所周知,法国大革命是人类史上的一个血的印记。而《双城记》真实地描绘了统治阶级的凶残和腐朽。通过阅读《双城记》,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法国大革命时期法国统治阶级与广大人民之间的尖锐矛盾,体会到了作者狄更斯的思想“鲜血无法洗去仇恨,更不能代替爱”。

《双城记》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描绘了十八世纪的一位医生梅尼特从监狱中重获自由,和女儿一起到伦敦生活,五年后,他们在法庭上为名叫代尔纳的法国青年作证,露西和代尔纳因相爱而结婚。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代尔纳因身为贵族后裔而遭逮捕并判死刑。在千钧一发时刻,一直爱恋露西的英国青年卡尔登代替代尔纳上了断头台。

卡尔登是书中最富魅力,也是最为复杂的一位人物,他颓废消极,浑浑噩噩地生活着。求学时,他只替同学写作业,工作后,即使拥有一身才华,他仍然选择默默无闻的打工。但是,在他冷漠的外表下,没有看到他有一份深沉的感情。他温柔的,执着的爱着露西,甚至最终为了露西愿意奉献出自己的生命。他让我们看到了他对露西那深沉的爱:用自己的性命换回自己心爱的女人的家庭幸福与她的笑颜。无论在哪个时代,卡尔登对露西的爱都显得那么珍惜和高贵。

相较于卡尔登所代表的温柔与爱,得伐石太太则是杀戮和血腥的象征。因为亲人惨死在代尔纳叔叔与父亲的魔掌下,所以她一生只为仇恨而活。得伐石太太的嗜血固然使人不寒而栗,也叫人不禁感叹仇恨的力量。18世纪末的法国,就被这种执拗复仇的火焰燃烧成了修罗地狱。

小说同样也赞美了其他角色:梅尼特医生正直高尚,且善良宽容,是仁爱的理想化身;露西则是爱和温情的化身;代尔纳是给统治阶级指明出路的人。这些人物表现出来的种种美德,都是作为人道主义者的狄更斯所热情赞颂的。

作者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他以妙趣横生的幽默、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以及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气氛的有机结合著称。他所著的《双城记》以法国贵族的荒淫残暴、人民群众的重重苦难和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来影射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预示着这嘲恐怖的大火”也将在法国上演。

我完全赞同卡尔登在临死前说的:“复活在我,生命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这就是狄更斯为“最坏的时代”开出的良药,然而这毕竟是一种理想。有人说,《双城记》作为一部不朽的著作,如果没有卡尔登的存在和所作所为,这部小说就失去了它的价值和光辉。

卡尔登的死,就像是羽毛轻柔地飘落水面,没有水花,却涟漪阵阵。它提醒了我们:真正的自由与平等是无法用断头台建立。

我们不能因为岁月而忘记《双城记》给我们带来的教训,我们要从中获得,学到点什么,希望两百年后的我们能创造出真正平等、自由、博爱的新世纪,希望卡尔登临死前看到的世界,将会是我们未来的世界!

第二篇:双城记读书笔记

最近读了一本书,《双城记》。《双城记》的故事很精彩,比时下很多电视剧精彩多了,无论是生动的程度还是悬疑性。与狄更斯相比,时下国内的很多作者的灵魂显得孱弱得多,苍白得多。国内的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结果一般都很光明,好人好报,恶人恶报,有情人终成眷属。《双城记》里,有情人虽生活在了一起,好人卡囤却为此上了绞刑架,可怜的小裁缝也蒙冤上了绞刑架。蒙冤的人,内心不是愤懑不平的,而是平静祥和的。没有信仰的人很难理解这种殉道式的心态。中国即使有悲剧,也往往是小家子气的哀怨。西方有些悲剧却很大气,透着普罗米修斯式的精神气质。

第三篇:《双城记》读书笔记

《双城记》读书笔记

正文:

这是一个短暂而又漫长的寒假。说它短暂,因为快乐的时光总像顷刻间的白驹,一纵即逝。而又说它漫长,因为对我这个英文功底不深厚的“半调子”来说,读一本纯英文小说是多么痛苦的事情呐!

较我现阶段而言,读书的基本是将一本书看懂。也就是字词句意通顺,事理情节清晰,文章结构通晓,我要求的并不多,这些也就足矣!至于其根本的文章精髓及文章中心思想,我则只需浅尝辄止,不再深入钻研。或许这是读文章看小说最为忌讳的,可是于我这个“半调子”,看懂一本书已是万幸中的万幸啦!因此这篇读书笔记重点在于总结英语学习方法,而略谈《双城记》本身的内容。

这些日子我拜谒了狄更斯的巨著《双城记》。说来也巧得很,那晚母亲正醉心于一部电视连续剧,情节则是一位英语老师向她的学生们介绍英文小说《双城记》。此时的我正在网上搜寻英文小说,以便陶冶情操、提升文化修养。在空闲暇时能够丰富精神生活,并且能够极大而有效地提升自己的英文水平。恰巧浏览到《双城记》,于是我将其作者和本书的主要内容大概了解了一番。恰逢母亲问我《双城记》的作者是谁,我便脱口说出狄更斯,随即母亲对我很是赞许,当然我满心欢喜。这也就是我平下心来读这本小说的原因。

当我真正品味这书香时,我发现这本小说的生词并不是太多。除了从没见过的guillotine即断头台,还有我没记牢的peasant即农民外,我还真没发现几个词是陌生的。看来平时的稳扎稳打是得到回报的,我当然很享受这种过程。试问:若看到的复杂词汇都是自己平时记过的,难道你没有一种成就感汇上心头么?

仔细看来,若将这一句句话翻译成明确的中文,确实有些难度。我常常是看懂了英文的意思,可是却找不到恰当的中文,那种滋味,唉,真是憋得慌。这个毛病也验证了我英文功底的不扎实,中文功底的薄弱吧。我曾看过这么一篇介绍英文学习方法的文章,就是提升英文水平的同时也必须提升中文水平。这样才能达到二者之间的融会贯通,翻译也就难成问题。的确,若英文或是中文只能自己一人理解,那它又怎能称之为语言呢?语言就是人际间交流的工具,翻译的前提就是精通二者。熊掌切好了,鱼也去好了鳞,等着就是蒸掌烧鱼兼得了。 据我所知,一位成功的翻译家,哪个不具有深厚的汉文学功底兼外语水平?譬如俄文学翻译家草婴,即盛峻峰,将托尔斯泰的小说翻译的淋漓尽致。还有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傅雷,

他的文学翻译作品多的更是惊天骇俗。前人的光辉挂在那里,你借来找找路也不算剽窃。这里我就总结了一个心得:当读完一章英文之后,再将大师的中文翻译读一遍,对比自己的理解和翻译,陴补缺漏,这真当有所广益了。但千万不要认为只要看了前人的经验你就能得道升天,而只有在翻译中通过对不同方法的捉摸和比较,才能自己摸索出最佳的翻译方法。

不知怎的,在我看完《双城记》后,总有一种莫名的感觉,那就是英文辞藻和中文词藻没法比,可能是我本身文学功底薄弱没能理解吧。但是我从这里就看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一句英文可以用不同的词藻形容。这恰恰也反映了一个问题:翻译的方式千奇百变,但都可以用一种方式理解。比如《双城记》开篇: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season of light, it was the season ……此处隐藏2886个字……主线索,把冤狱、爱情与复仇三个互相独立而又互相关联的故事交织在一起,情节错综,头绪纷繁。虽然人物和主要情节都是虚构的,但却深刻地揭露了法国大革命前深深激化了的社会矛盾,强烈地抨击贵族阶级的荒淫残暴,并深切地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 然而这部小说最能打动我的部分却是卡顿对露西珍贵的爱情。它虽然闪现于一时,却持久了一世。爱情,是什么?是包容,是索取?是单纯的占有,还是博大的宽容?这个话题如此陈旧却依旧没有答案。

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中,我们总是在想到底有没有长久,有没有无私?“为了你,为了你所亲爱的任何人,我愿意作任何事情。倘若我的生涯中有值得牺牲的可能和机会,我甘愿为你和你所爱的人们而牺牲。”卡顿在《双城记》中给了我们答案,给了一个人应该有的对于爱情的信念。 太多的分离让我们这一代人丧失了对真爱的追求,丧失了很多信心,很多理想。然而卡顿牺牲式的死亡却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也唤回了我的很多希望,很多畅想。卡顿对露西的爱是专一的,更是坚定的,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用自己无私的爱和生命给予了露西一个美好的未来。当他作为查尔斯的替身,平静地接受本不属于他的死亡,安详地走上断头台时,这悲剧的故事便拥有了充满希望的结尾。他崇高的爱,拯救的不只是一个生命,更点亮了自己碌碌无为的一生,在人们心中树立了他一直渴望拥有的果断、坚定的形象。 露西是幸福的,她不仅拥有了父亲的爱、丈夫的爱、仆人的爱,更重要的是她还拥有卡顿那份只属于她的爱情。卡顿爱她,却并不要回报。在她生活无忧的时候,他只是默默地看着她,祝福她;在她的生活出现困境,爱人被囚时,却挺身而出,代替“情敌”走上了断头台。只要爱人幸福的活在这个世界上,自己就可以了无牵挂,正是怀着这样简单而满足的愿望,卡顿可以没有难过和忧伤的观望露西的幸福,可以离开得那么从容。相信很多女孩和我一样羡慕露西,羡慕有那么多人用心用生命来爱她。 查尔斯是幸运的,从第一次法庭上的转败为胜到最后的成功逃脱,卡顿——这个本该同他针锋相对的情敌,却一次又一次的帮了他。表面上看是因为卡顿爱露西,而露西又深刻的爱着查尔斯,但事实上查尔斯出色的人品也是卡顿愿意帮他的原因之一。因为他知道露西在他身边一定能够得到幸福,一定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开心快乐,他认同露西的选择,同时也作出了自己的选择。也许会有人觉得卡顿傻,为卡顿不值,但我想,为所爱的人奉献一切应该也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吧。 爱常常比恨更为强有力得多,这话很对。

看完《双城记》,我突然醒悟,发现原来世上本没有真正的恨与爱,所有的一切都是相对的。正如这部小说的经典开篇:“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简而言之,那时跟现在非常相象,某些最喧嚣的权威坚持要用形容词的最高级来形容它。说它好,是最高级的;说它不好,也是最高级的。”所有的事都没有固定的性质,无所谓好,也无所谓坏。重要的不是这件事本身怎么样,而是一个人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就像卡顿对于查尔斯,本该是恨的,因为是他使得卡顿失去了拥有露西的机会,是他使得露西眼中再无他人。但卡顿却选择用博大似海的爱来化解这种恨。也许在他眼中查尔斯已经不是查尔斯,而是露西的一部分,是他所爱的人的一部分,因此也是他所爱的一部分。

从另一个角度说,如果没有查尔斯,可能还是会出现查三斯、查四斯、查五斯的,卡顿如果选择了恨,岂不是要恨很多人,要恨一生、恨一世、恨在每一天了么?卡顿是聪明的,所以他没有选择恨,而是将恨升华成了一种最最伟大的爱。即使他死了,即使他不能再亲眼看到露西的幸福,相信他也能在天堂感受到爱人的笑,感受到爱人的快乐。卡顿会活在每个人的心中,不止是露西、查尔斯,还有更多的读者,更多的后人。他的精神会永存,他会得到永生!

有人说爱情是自私的,爱别人甚于自己的人都是傻子。但在狄更斯的《双城记》中,我感受到的却是一种超脱世俗的最纯洁、最崇高的爱。这种爱纯得像冰、热得像火,是人性中最美好的、最悲壮的行为,是一种理想化的美。它可以默默的悄无声息,也可以爆发出无限的力量和勇气。为了情人的幸福牺牲自己的生命,哪怕这种牺牲是因为拯救自己的情敌。这样的故事不可思议,也超出了一般人的承受能力。但它传递给我们的却是作者对于人性、对于爱情的思考。爱一个人,就是要给他(她)幸福,哪怕这种爱会伤害自己,哪怕这种爱会让自己消失?? 卡顿的牺牲是一种重生,他之所以能够坦然得面对死亡,正是因为他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来。他知道自己的离去可以带给所爱的人更多的快乐,也可以换来更多人的幸福。他没有怨恨革命者,也没有埋怨任何人,他所做的只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完成自己爱露西的心愿,实现自己的誓言。 常听人说:“爱一个人要爱他(她)的全部。”爱她的好,她的坏,甚至是她的爱。爱上情敌,不可思议,但卡顿却诠释得很好。对于一般人来说那么恐惧的死亡,在爱情面前却是那样的微不足道。活着也许会美好,但如果看着所爱的人每天伤心流泪,相信那便会变成一种巨大的煎熬,所以卡顿选择了欣慰的去死,那是一种安详的无畏,一种沉静的离开。

同卡顿相比,当今的爱情似乎被强加了更多的东西。金钱、权力、地位、利益??这些本不该成为爱情的影响因素的东西却占据了越来越重的份量。人们不是为了爱而爱,而是为了生存而爱。很多情况下,虚伪代替了真诚,物质凌驾于精神。也许我们是一群理性的动物,也许我们所做的是最好的选择。但我们是否应该感到惭愧,是否应该正视自己的每一段感情呢?难道人活着只是为了吃好喝好睡好么?媒体上报道出的一个个为情仇杀的事件,应该为当今的人们敲响警钟了,大家应该仔细想想,他们,究竟是为爱而杀还是为恨而杀呢?如果我们不能博大的活着,世界就会了无生趣,失去色彩。 转而回到《双城记》,卡顿的伟大赋予了他太多的光芒,但就这个人物本身来讲,他还是有悲剧的性格。他太小看自己,可以说是有些自卑,因此放任了自己,又因为放任而感到绝望。最终他没能尽力的追求露西,而只是把对她的爱隐藏在内心,默默地承受着煎熬,无私地付出,却不求一丁点儿回报。这种爱凄美而崇高,但却过于低调。如果卡顿能够努力,如果卡顿愿意争取,露西未必不会选择他,而他同样能给予露西很好的幸福。 总之,《双城记》带给了我们太多的思考和感悟。关于爱,关于恨,关于复仇,也关于重生。当小说尾部卡顿看到希望的时候,我仿佛也从整部书有些阴郁的情绪中看到了点点星光。所以,卡顿的存在不仅仅是作者对爱的渲染,更寄予了狄更斯对未来的信心。

不错,当人与人之间没有了恨,当所有的恨都升华为爱的时候,没有复仇,没有血腥,有的只会是幸福的欢笑,灿烂的阳光。 再次感动于狄老的良苦用心,感动于卡顿至死方休的梦、沁人肺腑的情,更感动于这份人世间最崇高、最永恒、永不退色的爱,那么难得,那么美好,也必将永存!

访问其他精彩内容:

双城记读书笔记 - 副本

.双城记 读书笔记

《双城记》读书笔记

双城记 读书笔记

双城记读书笔记

《《双城记》读书笔记摘抄(精选多篇)(全文共7628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