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堂吉诃德(读书笔记)
《堂吉诃德》:塞万提斯著,杨绛译,人民文学出版社95年版。
疑问:
1. 堂吉诃德临死前的觉悟很突兀。这样一个坚信骑士道的人,最后大彻大悟,
而且没有理由的。
2. 前部写堂吉诃德的冒险故事,虽然滑稽可笑,但是他确实是在“冒险”在路
上,但是后部中,堂吉诃德却是被人操纵着,成为一个被人愚弄的小丑,失去了自主性——即使决定仍是他自己做出的,也是在别人假设前提的条件下做出的——是具欺骗性的自主。很可惜!
3. “非作者”式的叙述方式目的。为什么设置一个摩尔人作为《堂吉诃德》的
作者,而且有相关的叙述:怎样找到书稿的细节。这是否多余?
4. 中间几个爱情故事目的是什么?我只是觉得通过这几个故事,对当时的社会
环境更了解了,卡迪纽的爱情故事可见,当时的贵族还是很浪漫的,思想和堂吉诃德很像,不一样的疯。堂吉诃德的“疯”和卡迪纽的“疯”的关系很耐人寻味!
一、杨绛的序,很有意思。兼论《堂吉诃德》的叙述语气。
① 语言风格和作品风格一致。一种“讲故事”的腔调。轻松、有趣。作品语言
风格,小市民的语气,故作世俗,聪明却在内里。
② 提出的几点建议:对于读者来说,一个好的译者的建议是很重要的,是我们
阅读的指南,可以明确大概的方向。我的经验是看书首先按照作者的建议来读;然后避开作者的方向,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后面的一点非常重要,否则容易被作者的思路限制。
二、书中的喜剧效果,如何营造的?
1、主角:住在拉·曼却的一个村上的绅士。
① 村名不想提。拉开了故事和听众的距离,类似于“很久很久以前??”的开
头方式。带上了童话和传说的味道,故事内容通常会偏离生活的常识。 ② 绅士的性格可以从他的生活中看:一些象征贵族传统的东西,通常都是徒具
其形、中看不中用的:“厂枪插在枪架上”说明是“摆看的”,没有实际的用处;“古老的盾牌”更可能是因为看上太破旧;一匹“瘦马”;猎狗也应该是条“老狗”。注意饮食的派头、场面,但是勉强的奢华用去了大部分收入,为了吃而吃,并不是真的对饮食讲究。衣服讲究,但是呆板,勉强。一年到头,闲的时候居多,看骑士小说。
③ 他最喜欢的骑士小说:“会绕着弯儿打比方”例如“你以无礼对待我的有理,
这个所以然之理,使我有理也理亏气短;因此我埋怨你美,却是有理”。洛可可的风格,装模作样的风雅,借用王朔的一句话“见过拧巴的,没见过这么拧巴的”,可见这个绅士的为人也是一根筋的。
总结:基本上,他是一个乡下的小乡绅,收入刚刚够用,或许还稍微有点余裕,没有什么实际的事务需要操心。时间是有的是,多余的时间就用来读骑士小说。因为这样,所以现实对他没有什么意义,每天一样的生活,现实的时间也就停止了。所以他有可能在虚拟的“骑士小说”建构的生活中继续生命。
2、事件:
①夸大的事件:“变卖了好几亩田去买书看,把能弄到手的骑士小说全搬回家。”/“他的马,蹄子上的裂纹比一个瑞尔所兑换的铜钱还多几文,毛病百出。”/费了四天功夫给它取名字,“他心里打着稿子,拟出了好些名字,又撇开不要,又添拟,又取消,又重拟”
评论:用不合情理的事件给书带上一种“戏说”的味道,虽然不合情理,但是有趣,我宁愿相信这是真的,这就是故事的魅力!
②缩小的事件:擦洗祖传下的一套盔甲,发现没有掩护整个头脸的全盔,光有一只不带面甲的顶盔,巧出心裁,用纸板做了一个面甲,一剑斫下,就把一星期的成绩断送了,用铁皮衬着重新做了一个,自以为够结实了,不肯再检验,就当它是坚牢的、带面甲的头盔。/“他没把心上的打算向任何人泄露,也没让一个人看见,他瞧见自己的大志初步行来竟这么顺利,非常得意。”
评论:我看到的并不是一个大人的愚蠢,而是一个孩子的天真可爱!整个过程就像是个孩子在办家家酒。随便找个东西,就可以充当他心目中的那件宝贝;害怕现实的检验,而自欺欺人;他要做的那件事,是孩子心里的“伟大事业”,为了恐怕大人的责怪,他偷偷地进行,还偷偷地乐着。
③时空错置的事件:第二十二章,堂吉诃德释放了一群罪犯,并解释“我认为人是天生自由的,把自由的人当做奴隶未免残酷??”/堂吉诃德第一次出门,碰到两个妓女,“美人应该举止安详,况且为小事大笑也很愚蠢。”/当堂吉诃德要求商人向他的高贵女性致敬时,一个商人开玩笑,要瞧过才能承认。堂吉诃德说,“我要是让你们瞧见了,我说的就是明摆着的事,你们承认了有什么稀罕呢?关键是要没看见就相信,死心塌地地奉为真理,坚决卫护”/堂吉诃德和桑丘就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岛屿,说得有板有眼,分析得头头是道。
评论:思想和行为的矛盾:堂吉诃德说的话(做的事就不算在内了!)经常会涉及到普世价值,但是他所处的环境却是乡间村民,最高雅的人也就是牧师和学士,所以,他的普遍价值便在实际生活中遭遇困境,变得可笑。这令我想起“飞越疯人院”,平淡的实际生活无法承受旺盛的生命力和狂欢的精神,所以那些具有狂欢精神的人只能是“疯子”。/岛屿是一个假设的前提,具有虚拟性,这是因为这样才显得堂吉诃德和桑丘的谈话滑稽可笑,如果海岛总督是个真实可行的事物,那么堂吉诃德和桑丘也就失去了其可笑性。
④ 经典的非正常场景:第一次和商人的战斗,因为在和对手交战之前,劣马先把堂吉诃德摔倒了,所以堂吉诃德被暴打一顿,最后被老乡拖回家。/风车大战。评论:场景描写,给人最强烈的视觉感受,就像看电影的感觉。“他满不理会,横着念头那是巨人,既没听见桑丘叫喊,跑近了也没看见是什么东西,只顾往前冲。”把浪漫骑士的行为写得可笑而且可爱。
3 、叙述的语言:①太阳都上升得很快,而且炎热得可以把他的脑子融化掉,如果他有些脑子的话。/勇士堂吉诃德的打不平,原来是这么回事。关于那匹劣马的描写真的绝妙!②运用俗语,民谚。今天失掉的,明天会到手;有时候好人替
坏人受罪;出去剪羊毛,自己给剃成秃瓢等。③唐僧的句式:堂吉诃德声明说“不论桑丘喜欢怎么哼,或什么时候哼,不论他是忍不住要哼或不哼也可,反正他尽管哼好了,因为他还没有读到什么游侠骑士的规则不准侍从哼痛。”第十四章,玛塞娅的话也很有唐僧的精神:我天生很美,还你们不由自主地爱我;因为你们爱我,我就应该也爱你们??
评论:①叙述者的口吻,是个促狭的小市民,表面上总是拿堂吉诃德开玩笑,把他当作一个傻瓜。但是结果,却把堂吉诃德写得如此可爱,不得不说,作者真的很厉害!②这些民谚,朴实却说明了最智慧的哲理,这种矛盾也增加了本书的戏剧性。③唐僧式的句子会有什么效果?小妖都自杀了!——因为实在太恶搞了!
4、一群性格幽默的人物形象
堂吉诃 ……此处隐藏9602个字……班牙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文学、艺术以及私有财产制度,使它成为一部“行将灭亡的骑士阶级的史诗”,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名著。
作品主人公堂吉诃德是一个不朽的典型人物。书中写道,这个瘦削的、面带愁容的小贵族,由于爱读骑士文学,入了迷,竟然骑上一匹瘦弱的老马洛稷南提,找到了一柄生了锈的长矛,戴着破了洞的头盔,要去游侠,除强扶弱,为人民打抱不平。他雇了附近的农民桑丘·潘沙做侍从,骑了驴儿跟在后面。堂吉诃德又把邻村的一个挤奶姑娘想像为他的女恩主,给她取了名字叫托波索之达辛尼娅。于是他以一个未受正式封号的骑士身份出去找寻冒险事业,他完全失掉对现实的感觉而沉入了漫无边际的幻想中,唯心地对待一切,处理一切,因此一路闯了许多祸,吃了许多亏,闹了许多笑话,然而一直执迷不悟。他把乡村客店当做城堡,把老板当做寨主,硬要老板封他为骑士。店老板乐得捉弄他一番,拿记马料账的本子当《圣经》,用堂吉诃德的刀背在他肩膀上着实打了两下,然后叫一个补鞋匠的女儿替他挂刀。受了封的骑士堂·吉诃德走出客店把旋转的风车当做巨人,冲上去和它大战一场,弄得遍体鳞伤。他把羊群当做军队,冲上去厮杀,被牧童用石子打肿了脸面,打落了牙齿。桑丘·潘沙一再纠正他,他总不信。他又把一个理发匠当做武士,给予迎头痛击,把胜利取得的铜盆当做有名的曼布里诺头盔。他把一群罪犯当做受迫害的绅士,杀散了押役救了他们,要他们到村子里找女恩主去道谢,结果反被他们打成重伤。他的朋友想了许多办法才把他弄回家去。在第二卷中,他继续去冒险,又吃了许多苦头,弄得一身病。他的一位朋友参孙·卡拉斯科假装成武士把他打翻了,罚他停止游侠一年。堂吉诃德到死前才悔悟。
这个人物的性格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他是神智不清的,疯狂而可笑的,但又正是他代表着高度的道德原则、无畏的精神、英雄的行为、对正义的坚信以及对爱情的忠贞等等。他越疯疯癫癫,造成的灾难也越大,几乎谁碰上他都会遭到一场灾难,但他的优秀品德也越鲜明。桑丘·潘沙本来为当“总督”而追随堂吉
诃德,后看无望,仍不舍离去也正为此。堂吉诃德是可笑的,但又始终是一个理想主义的化身。他对于被压迫者和弱小者寄予无限的同情。从许多章节中,我们都可以找到他以热情的语言歌颂自由,反对人压迫人、人奴役人。也正是通过这一典型,塞万提斯怀着悲哀的心情宣告了信仰主义的终结。这一点恰恰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旧的信仰解体、新的信仰(资产阶级的)尚未提出的信仰断裂时期的社会心态。
在创作方法上,塞万提斯善于运用典型化的语言、行动刻画主角的性格,反复运用夸张的手法强调人物的个性,大胆地把一些对立的艺术表现形式交替使用,既有发人深思的悲剧因素,也有滑稽夸张的喜剧成分。尽管小说的结构不够严密,有些细节前后矛盾,但不论在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是塑造人物的典型性上,都比欧洲在此以前的小说前进了一大步,标志着欧洲长篇小说创作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欧洲许多著名作家都对塞万提斯有很高的评价,歌德说过:“我感到塞万提斯的小说,真是一个令人愉快又使人深受教益的宝库。”
记得以前在中国文学批评家的嘴里听到的堂吉诃德形象,总是那种庸众的代言人,他们用庸俗的眼光把伟大的堂吉诃德评论成一个深中“骑士小说”之毒的傻瓜。堂吉诃德先生假如在世,他听到中国的文学批评家对他的评价,他一定会愤怒地告诫他的外甥女:“你要是嫁给那些蠢驴,就休想得到我的遗产。”堂吉诃德发这样的火气是很有道理的,道理很简单,因为他是一位真正的勇士和智者,他已经用过人的胆识穿越了庸俗的世界,他已经看清了庸俗世界那荒唐和充满欺骗的丑陋嘴脸。堂吉诃德所谓迷恋的“骑士小说”,其实就是人类迷信的世俗观念。
堂吉诃德在没有做出挑战世俗观念之前,他跟所有沉沦在世俗观念里的庸人一样,对世俗观念是深深迷信的。不过他很伟大,他的伟大在于他敢于用实践来检验自己迷信的世俗观念。他带着桑丘和骑着老掉牙的驽辛难得,去挑战世俗观念寻找真理。
堂吉诃德的“游侠骑士梦”在他的实践寻找中,一次次的失败和不断闹出荒唐的笑话,其实这正是整个人类沉沦在世俗观念里的悲剧缩影。
堂吉诃德的精神之所以万岁,是因为他敢于用实践来检验自己迷信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并且在真理面前他敢于面对现实,而决不是那种逃避现实一条道走到黑的迷信者。
我深深地喜爱上了堂吉诃德的精神:
追求理想
西欧的中世纪是个特别“黑暗的时代”。基督教教会成了当时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把上帝当做绝对的权威,人们似乎丧失了对美好事物追求的权利。堂吉柯德的行动也说明他不安于平凡闲暇的生活。他不仅有理想,而且为了实现理想可以不顾个人安危,不顾失败。有人说塞万提斯笔下的唐吉柯德是一个可笑的人物:“他骑着一匹瘦马,手握长矛,心中爱恋着他的情人开始了他的骑士生涯。”但正是他这种“单枪匹马”的形象,才向我们展现出一种坚持理想、奋不顾身的献身精神和斗争精神
所以最后唐吉诃德回到自己家里后,他被作为一个受人爱戴的、心灵高尚的绅士与世长辞了。
坚定信念
与其说他是幻想者,不如说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在那个“黑暗的时代”
里,他遭受了无数人的讥讽,却依然坚定自己,他的所作所为的出发点有着高尚的一面,奉行一种崇高的原则。他要做一个行侠仗义的骑士,要锄强扶弱、伸张正义,并为此而奋不顾身,具有自我牺牲的精神。在众人的讥讽之中,有多少人能够坚定自己的理想,始终为之努力奋斗,又有多少人能够坚持自我,在茫茫人海中不随波逐流,又有多少人能够微笑面对挫折,越挫越勇。虽然他幻想的事物也许是可笑的,但这种坚定的信念,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第五篇:读书笔记堂吉诃德
《堂吉诃德》有感
庄喻涵
六年二班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位高尚得人谈话;读书如交友;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这些有关书籍的名言警句,一直鼓舞着那些求知如渴的人们。
说到这,使我不由得想起,前几天我读过的《堂吉诃德》,堂吉诃德也是一个爱看书的人。他看过上百本的骑士小说,幻想着成为一名骑士,他是一个生活在幻想中的人物:他释放了一群知恩不报的坏蛋,而这些坏蛋却偷走了他的灰驴;他为了那个“尊贵无比”的小姐,脱光衣服去创石头;他自以为受了魔术师的影响,把理发师的铜盆当成自己丢失的头盔。他是多麽愚蠢!
读了这本书,让我深刻的认识到:人不能生活在幻想中,要生活在现实中,要脚踏实地,不能好高务远。否则,就会像唐吉诃德一样,闹出笑话。
现实生活中,我虽然没有唐吉诃德那样可笑,但静静的想一想,有时也有他的影子。记得小时侯,曾经迷上了“还珠格格”,认为那里的人物,既美丽,又快乐,还不用学习,整天无有无虑。真让人羡慕。于是我整天模仿剧中得人物,模仿他们的语言;模仿他们的动作;连他们的思维方式都要模仿。弄的妈妈哭笑不得。现在想一想,真的很好笑,那毕竟是虚构的人物和情景,脱离现实。现实生活需要努力、勤奋、拼搏。痛苦、快乐都有才活的更真实,更精彩。
亲爱的同学们,你有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