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开展小学社团活动的策略研究
[摘要]对学校来说,社团活动是课堂内知识教育的一个有益补充,它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本文将从小学社团活动的设置、管理和评价等方面提出有效开展小学社团活动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社团活动;策略研究
小学社团活动,是在保证教学任务正常完成的前提下,学生根据自身需要,自愿选择参与与否的集体活动。它对提升学生知识能力水平和综合素养有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教学实践中,因为小学社团现在还处于初期建设阶段,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说学校不重视,教师一手包办,社团活动组织形式单一,学生参与不积极等等。针对社团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现总结出一系列对开展小学社团活动有益的措施,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发和指导。
一、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设置社团活动。
开展社团活动,不仅要提升学生的素质,还要让学生能够乐在其中,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因此,学校可以将综合实践活动和学科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比如,有部分学生在作文写作方面存在困难,那么就可以开展写作社这样的社团活动,让学生们积极地参与其中,乐在其中,切实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为学好语文打下坚实基础。
二、注重对社团活动进行建议和指导。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无法单独进行社团活动,这就要求有专职老师对学生的社团活动进行全方位的建议和指导。从活动的设置、活动过程、活动方式方法、活动的总结和反思等方面,给予明确的引导和辅助。另外学校开展社团活动要根据自身条件来进行,从师资、活动场所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现有条件适合开展什么活动就开展什么活动。
三、要保证小学社团活动的有效开展,还要建立公平公正的评价机制。
建立评价机制,要根据各个社团的不同情况进行设置,不能一概而论。评价机制的作用在于调动积极性,激励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活动。另外评价机制的建立,不能只侧重于结果,也应该注重过程性的评价,注重学生的成长和情感体验,从而将社团活动打造成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良好平台。
四、促进社团活动与学科教学之间,社团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交流活动。
将社团活动和学科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为社团活动注入无限活力。社团活动侧重于实践,而学科教学则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将两者融会贯通,合为一体,打造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时代发展要求的教育模式,在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发展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还应该积极搭建平台,促进社团与社团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交流,给每个社团提供不断探索,不断发展的机会,见贤思齐,促进共同发展。
四、学校应加大对社团活动的支持力度。
学校应提供充足的项目经费,保障活动所需的器材、设备和场地等条件。物质条件是前提,只有在保证物质条件的前提下,学生社团活动才能够有组织、有秩序、有规划地开展。另一方面,积极推进教师队伍的重组构建,倡导现有教师加入社团辅导教师队伍,并通过一系列相应的专业培训,提升其综合素质和辅导水平。
对于小学生来讲社团活动是必修课,每个学生都应该积极参与,并且乐在其中。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行,保证社团能够在学校进行有效开展,真正让小学生参与到社团活动中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实现社团活动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赵爽晨.学生社团活动的有效组织策略研究[J].中华少年,2018(27).
[2]姚汉平.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J].甘肃教育,2017(1).
[3]侯萍.英语学习组织策略辅导活动课设计与实施研究[J].成才之路,2016(34).
[4]叶国庆.小学生社团活动规范管理与实施研究[J].青少年日记,2019(2).
[5]张胜利.让每个孩子行走在社团的浩荡春风里[J].教育革新,2018(5).
[6]尚新奎.以学生社团活动为水 行核心素养培育之舟[J].中学课程辅导,2019(3).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