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鹿镇中学控辍保学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县政府、县教体局关于“控辍保学”的工作安排和相关会议精神,为进一步提高我校义务教育巩固率,降低辍学率,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我校施教区内学生教育健康发展,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巩固已取得的“控辍保学”成果,真正做到“适龄生进得来、在校生留得住、辍学生劝得返”,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树牢“四个意思”、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充分认清我县脱贫攻坚面临的紧迫形式和艰巨任务,统一认识、高度重视,强化领导、精心组织,明确思路、分清职责;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的原则,动员和组织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严防死守,齐抓共管,相互配合,确保实现控辍目标。
二、工作目标
以年级组为单位,保证入学率,提高巩固率,降低辍学率。按照上级有关“控辍保学”要求和精神,必须完成以下工作:
(一)充实强有力的“控辍保学”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马鸿翔
副组长:杨建勋 马喜曼
成 员:白义生 崔宏伟 马江龙 王晓晨 蒲志杰 李振宇 马小荣 付文娟 窦兵兵 李文斌 王丹丹 喜宝丽 马小军 李宏亮 马国旗 李金梅 魏宏强 马锦龙 马树成 王安安 马小斌 杨亚平 杨世忠 马艳琴 咸海平 闫凯红 李俊杰 马伟 马玲玲 糟永红 马素夫 杨文梅 南文刚 张鹏伟 付云飞 李建新 铁鹏飞 蒋喜来 马玉娟 吴双录 铁琪 海涛 赵宏繁 马兰兰
(二)多形式开展教育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学校、家庭等方面的教育责任和意识。
(三)建立领导干部、教师员工“二进”(进村组;进家庭)工作机制,认真做好特殊学生的再排查、再核实,完善各种资料。
(四)加大对辍学生、易辍在校学生和流动学生的监控力度,随时家访。
(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思想动向,全力做好“控辍”和“劝返”工作。
(六)学校要创建“温馨校园”,努力营造文明、平安、温暖、和谐的校园。
(七)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建立和完善心理咨询室,建立学生心理矫正档案,切实纠正学生不健康心理。
三、工作职责
春季开学期间是中小学生流失的高峰期,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控辍保学“”工作方案,将“控辍保学”工作前移,将“控辍保学”关口前移,切实把好“控辍保学”第一关,认真组织学生入学。各年级组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年级组长是“控辍保学”工作的直接责任人。要认真落实家长、班主任、科任老师责任,认真组织学生入学。校长负责组织对《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和落实,统筹安排“控辍保学”工作,确保入学率达标,提高巩固率,降低辍学率。领导小组成员是本校“控辍保学”工作的直接责任人,要通过召开家长会、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家长宣传《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协助班主任组织动员适龄少年儿童入学。对可能流失的学生,尤其是贫困生和学困生,加大工作力度,确保适龄儿童少年都能按时到校,确保学生不流失、不辍学。
四、工作措施
要扎实做好开学的各项准备工作,仔细开展各项检查,做到“九个到位”,确保新学期有序、平安、和谐开学。
(一)做到学生到位。
做好学生的报到注册工作,对未按时报到的学生,学校要及时与家长联系和沟通,防止学生流失;做好转入、转出学生的登记备案工作,完善转学手续;关注学生身体健康,及时掌握学生的健康状况;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了解其精神面貌和思想动态,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工作,促使学生尽快收心,尽早安心,全身心投入到新学期的学习生活中去。此外,学校还要主动和当地公安部门联系,将本施教区内排查出的辍学(失学)未成年人劝返复学工作层层落实,摸清去向,跟踪到人。
(二)做到教师到位。
要确保科任老师以及行政、后勤、安保、医务等教职员工按时到岗到位,重点关注特岗教师,全面了解他们的生活、工作条件到位情况及其思想状况。让全体教职员工以饱满的激情和昂扬的状态投入到新学期的工作中。
(三)做到课程到位。
要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要求,提前安排好课程,保证开足开齐国家、地方、校本课程(含环境保护、心理健康教育等),关注音、体、美和科学等课程的开设情况;要按照课程要求提前作好上课准备,写好授课教案,保证教学和授课的有序进行。
(四)做到环境到位。
要统筹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学生到校交通状况的监测,及时发布路况预警;进行校园内外环境综合治理,查校园建筑安全状况、校园内外各种学生易集聚场所等地的治安隐患;搞好校园环境卫生和校园文化建设。
(五)做到安全到位。
加强校园安全意识教育,重点关注交通安全、校园出入安全、学校设施安全、学校秩序安全、消防安全、师生财物安全和师生心理健康等,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氛围。开学是抓好“控辍保学”工作的首要环节,各班主任及科任老师务必高度重视,对在开学工作中因玩忽职守、工作不力、弄虚作假等原因造成学生辍学,并在周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和责任事故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