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技能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推进企业创新驱动发展进程
——白银有色集团公司技能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调研报告
(白银有色集团公司工会 张辉)
企业要发展,人才战略要先行。2017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11月,省委、省政府也发出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畅通发展通道,依法保障权益,全面提高企业技能工人队伍素质,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职业化技能工人队伍,逐步解决技能工人职业发展通道不够通畅、培养体系不完善、技术技能素质不高、技能结构不合理、高技能人才匮乏断档,收入水平较低等问题,更好地为企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人力支撑。本文以白银有色集团开展新时期技能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为主题,对其改革举措和改革成效进行了调研。
一、职工队伍总体状况
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白银有色金属公司,成立于1954年,是国家“一五”时期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新中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曾经创造了铜流产量、产值和利税连续18年全国第一的辉煌,独创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白银炼铜法。60多年来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和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营业务为铜、铅、锌、金、银等多种有色金属的采、选、冶炼、加工及贸易,涉及国内、南非、秘鲁、哈萨克斯坦、刚果(金)、菲律宾等多个地区,是具有深厚行业积淀并初步形成国际布局的行业领先、整体上市有色金属企业。截止2018年6月底,集团公司共有职工14782人,其中男职工11697人,占职工总数的79.1%,女职工3085人,占职工总数的20.9%,因公司属生产型企业,男职工占比较高。
——年龄结构:30岁以下1771人,占职工总数的12%,31-40岁2620人,占职工总数的17.7%,41-50岁7431人,占职工总数的50.3%,50岁以上2960人,占职工总数的20%,年轻职工比例偏小,老龄化现象凸显。
——学历结构:研究生学历84人,本科学历1890人,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仅占职工总数的13.4%,大专学历2476人,占职工总数的16.8%,中专及高中学历6051人,高中以下学历4281人,中专及以下学历人员占职工总数的69.8%,职工队伍文化素质整体偏低。
——职称结构:专业技术人才3023人(其中正高级职称34人,副高级职称346人,中级职称818人,初级职称1825人),占职工总数的20.5%。
——技能等级结构:技能人才4148人(其中高级技师226人,技师936人,高级工2553人,中级工364人,初级工69人),占职工总数的28.1%。
二、技能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技能工人是一个社会地位比较高,受人尊重的职业群体。但勿庸讳言,现实中企业技能工人的近况并不尽如人意,其社会认同感不够高,一些技能工人的职业自豪感也不够强,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企业技能工人职业发展通道比较狭窄,单一发展空间受到限制,无疑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缘由。主要表现在:一是求知欲强,一线技能工人越来越认识到掌握新知识、提高新技能与提升工资收入和增强就业竞争力的正向关系,接受教育培训的愿望普遍强烈,一线岗位技能工人缺乏网络学习平台和互联网+普惠性服务平台;二是晋升难,按照现有职业技能标准划分,技能工人晋升主要是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五级等级体系,由于要求技能工人必须具有第个等级相应的工作年限才能晋级,晋升条件比较苛刻,因此通过提升技术获得晋升的机会有限,形成了技能等级结构严重不均衡;三是跨界难,现实中,企业技术技能认定与职位晋升不挂钩,干部和工人的身分界限尚未从制度上打破,技能工人向上晋升空间小,工人即使技能水平再高也很难跻身管理层或者技术人员行列出现所谓“天花板”现象;四是出彩难,技能工人与企业管理层技术人员相比,获取和占有资源有限,缺少相应的激励和保障机制,也缺少展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人生出彩的机会相对偏少。这些因素阻碍了企业技能工人的成长通道,影响了技能工人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调动,也影响了企业生产经营中主体要素作用的有效发挥。
三、技能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紧贴企业实际,安排部署到位。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体思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企业现状,2018年2月份由白银集团公司工会牵头、人力资源、科技发展等部门配合制定了《新时期技能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经集团公司一届五次职代会通过,由党委发文安排部署。《方案》明确了公司技能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总体要求、主要举措和实施方法,共罗列了20项改革举措,明确了责任部门。各项举措以公司转型升级对技能工人队伍的需求为导向,以改革不适应技能工人队伍建设要求的体制机制,以提高技能工人技能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着力点,以构建终身学习长效机制为基础,坚持推动企业发展与促进技能工人全面发展相结合,普遍提高技能工人技能素质与培养高技能人才相结合,继承传统有效载体与创新方式方法相结合,着力破除束缚集团公司技能工人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调动技能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建设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技术技能工人队伍,培育造就更多工匠人才,为实现十九大绘就的美好蓝图,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集团公司“1336”战略目标和“六个并重”转型发展,更好的发挥技能工人队伍主力军作用。
(二)组织措施得力,任务分解到位。为确保集团公司新时期技能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有序推进,取得成效,靠实责任,主动担当,抓实抓好,2018年5月份,公司党办下发了《关于分解落实<新时期技能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2018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针对《方案》所列20项改革举措逐一明确了相关工作牵头部门、负责人、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明确了2018年各项改革举措要完成的工作内容、工作指标和取得的实效,工作牵头部门涉及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人力资源部、工会、团委、科技发展部、信息中心、财务部、预算部、安全管理部、劳研所11大部门,责任单位为公司41个二级单位。
(三)工作有序推进,改革初见成效。
1.加强和改进技能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建设
——强化和创新职工队伍党建工作。集团公司制订了《党组织工作活动基本规范》并得到有效落实,党支部组织生活会、“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做到了规范化;发展党员工作在公司《发展党员工作指导手册》的指导下,发展程序得到整改,并逐步规范,通过“双向培养”活动把362名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骨干,85名生产经营骨干发展为党员,其中生产一线工人51名。公司所属各分子公司党委(总支)和402个基层党支部全部召开了班子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共有10901名党员参加了民主评议。
——突出技能工人思想政治引领。各单位党委(总支)始终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构建了立体宣贯格局,集中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工作会议,及时制定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意见》《中心组学习计划》,通过网站、微信平台、广播、简报、宣传栏、黑板报等推送学习“劳模风采”、工匠精神、道德模范专题,为全公司党员干部配发学习辅导资料及学习笔记,制定《理论宣讲活动实施方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方案》, 31个基层党委(总支)班子成员深入车间宣讲,402个基层党支部书记深入班组一线宣讲,两级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深入群众宣讲,学习宣贯实现了对厂矿、车间、班组、岗位技能工人全覆盖。
——创新面向技能工人的工会工作。“组织建设规范化、民主管理制度化、维护权益法治化、服务职工立体化、发挥作用实效化”的“五化”新型工会逐步形成,使工会更好地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和职工利益的代表者维护者作用。
2.构建技能工人技能形成体系
——创新并丰富技能工人教育培训形式。为促使集团公司培训工作进一步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不断提高培训质量,结合集团公司培训工作实际,对原《员工培训管理制度》进行了修订,制定下发了集团公司《2018年培训计划》,增加了内部培训师队伍建设和培训效果评估等内容;细化了培训费用管理流程,培训费用每年按上年度员工工资总额的1.5%~2.5%计提,用于本年度员工培训费用支出,专款专用。同时从各分子公司年度培训费用中计提30%用于集团公司级的各类培训费用,并对各分子公司培训计划落实情况和培训费用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纳入经济责任制考核。2018年组织开展通用工种和行业特有工种“初、中、高级工职业技能培训”、“技师、高级技师培训”共计139人;“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培训”共计30人;依托市安监局、市质监局举办特种作业操作司炉、水处理、压力容器、爆破作业等方面的取证、复审培训,共计2079人。
——改进技能工人技能评价方式。针对未列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的职业(工种)集团公司核心岗位职业(工种),修订完善了职业技能评价企业标准,同时制订了集团公司《技能人才评价实施方案》,采取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和集团公司自主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集团公司技能人才全方位、多元化评价,为技能人才搭建成长通道,推动技能人才素质提升,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打造更多高技能人才。2018年以席江“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王玮“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李少坤“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等为依托,充分发挥高技能领军人才带徒传技和创新团队技术攻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集团公司主体工种、关键工艺、重点专业培养“创新型、工匠型”优秀高技能人才,支撑公司传统产业提质增效。2018年有李少坤、王晨、孙清华、崔云海4名同志获得“铜城工匠”称号;组织开展了通用工种和行业特有工种初、中、高级工职业技能鉴定和技师、高级技师考评工作, 共涉及11家单位139人。通用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共申报31人,鉴定通过23人;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共申报77人,鉴定通过54人。
3.运用互联网促进技能工人队伍建设
——建立技能工人队伍建设网络载体。按照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集团公司结合实际,制定了《集团公司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可行性报告》并立项实施。
——打造网络学习平台。为创新人才服务机制,促进员工培养发展,传递公司发展动态,满足技能工人个性需求,建立了“白银有色人才”、“党建组织”、“白银有色工会”、 “白银有色共青团”、“白银有色安全管理”等微信公众号,为培训引领、政策咨询、各类人才事迹、政策法规制度宣传、安全警示教育等搭建信息服务平台,有效提高技能人才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意识和能力。
4.创新技能工人发展制度
——拓宽技能工人发展空间。根据2018年甘肃省职称改革要求,公司下发《2018年度职称评审工作安排的通知》文件,以突出品德、能力、业绩贡献为导向,对已转岗到生产、科研、管理等技术岗位上的高技能人才,打通职业发展通道,凡符合工程系列评审条件的均可通过考核认定或评审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大力开展各类劳动竞赛和技能竞赛。开展公司两级立项劳动竞赛132项,其中公司级37项,厂矿级95项;10月份,围绕公司预算新目标,在全公司开展了“决战四季度、决胜新目标”主题劳动竞赛,向省总工会申报立项重大工程或技改项目劳动竞赛1项。各项劳动竞赛,大大促进了公司年度预算目标的实现。6—8月份组队参加了2个工种的全国比赛省级选拔赛和1个工种的省级一类比赛,承办了4个工种的省级二类比赛,举办了9个工种的公司级比赛,参赛人数383人,通过比赛有13人获得省级技术能手称号、27人获得省技术标兵称号、95人获得省优秀选手称号,25人晋升了技术等级。围绕公司级以上级别技能大赛带动各二级单位举办了26个工种的技能竞赛、技术比武,场次不少
于70场,人数达到1800人。2018年举办公司级及承办以上各级别职工技能大赛在工种、参赛人数方面均突破以往,职工的技能素质普遍得到大幅提升。
——加大对职工创新创效的扶持力度。截至9月底,集团公司通过科技成果评价的新产品、新技术11项,其中有6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月份申请专利118件,其中发明专利74件。围绕公司发展战略,针对生产工艺技术难题、产业核心技术瓶颈和行业共性技术难题,2018年共征集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和先进技术操作法55项,择优推荐19项成果参加了第十届国际发明展,取得了3金、10银、4铜的好成绩,公司为获得金、银、铜奖的各个项目分别给予30000元、20000元、10000元三个层级的奖励;推荐5项参加省第十一届全省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评选、推荐36项参加白银市第三届优秀职工创新技术成果评选。
5.强化技能工人队伍建设支撑保障
——加大对技能人才培养的经费投入力度。集团公司从各分子公司年度培训费用中计提30%用于集团公司级的各类培训费用,并将各分子公司培训计划落实情况和培训费用使用情况纳入经济责任制考核,公司工会监督培训费用的提取和使用情况。
——用好用足政府财政补贴政策。按照省人社厅、省财政厅《关于失业保险支持参保职工提升职业技能有关问题的通知》(甘人社通〔2017〕275号)要求,对2017年1月1日起取得国家资格证书、累计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36个月(含36个月)以上的职工按照技能等级申报了技能提升补贴。2017年,集团公司共有177名员工申领了技能提升补贴,共计34.05万元;2018年,集团公司共有100人可取得技能等级证书,可申领技能提升补贴共19.55万元。
——完善技能工人劳动经济权益保障机制。为进一步调动和激发技术技能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和引导他们学技术、钻技术、干技术,持续挖掘和发挥专业技术特长,营造技高多得、创新多得、多劳多得的良好氛围,结合现技术技能津贴标准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激励作用逐步减弱、技术技能人才对职级等级晋升的兴趣越来越淡、学技术、钻业务和创新创造的动力严重不足的现状,制订了集团公司《技术技能人才津贴标准调整方案》,在原津贴基础上提高了资格、等级标准,加大了级差,拓展了发放等级范围,并重点向聘任到工程技术岗位和关键核心操作岗位的技术技能人才倾斜。
2019年1月11日
文档为doc格式